新加坡,新移民

Mar 22, 2012 | 新移民天地

作者:戴凯

在我眼中,新加坡就像美国一样,是个移民国家。虽然国土面积无法与美国相比,但早期南来的移民们艰苦奋斗、创建美好家园的精神却可以相提并论。

早期的移民或许都已成为道地的新加坡人,而近些年新来的移民,才被称为新移民。其中,不乏已成为新加坡公民的人、拥有新加坡永久居住权的人以及长期定居在新加坡学习或工作的外国人。

我的身分有点特别。我陪孩子来新加坡读书,持有长期社会访问签证,转眼间4年有余。我很想回中国,想到孩子回去跟不上中国的学习进度,半途而废会耽误孩子的前程,想到在新加坡的双语环境可以锻炼孩子早一步跟国际接轨,就留了下来。我既不是新加坡人,也不是新加坡PR,而是外来的中国人暂时寄居在新加坡,算不上真正的移民,却身兼部分老移民的辛酸和新移民的感受。因此,我时常忧郁,觉得孤零零,两头不着岸。

我是多么地感激那些老移民啊!他们早来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他们背井离乡、流血流汗、辛苦拼搏,新加坡才有今天。因他们走过了移民之路,所以他们能理解也能接纳跟他们有共同理想和共同目标的新移民。当然,也有一些人排斥新移民,他们或许是弱势群体,认为新移民的到来会分得一杯羹,会使局部地方出现僧多粥少的情况。在这一点上,新加坡政府是有一定之规的,用不着我这个外来人操心。我却想在此打个比方:一个人若想健康成长,需要有健康的器官,而器官需要新鲜血液不停地注入,才能充满活力,这需要循环系统的引导、其他系统的协调、心脏的动力和外界的营养等等。同理,一个国家若要持续发展,需要一个优良完善的系统来引导人才到所该去的地方,需要各方各面的协调,需要权力中心的驱动和外来人才的加盟等等。一样通,百样通。

我是多么地理解那些新移民啊!他们迟来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他们背井离乡、流血流汗、辛苦拼搏,新加坡才有今天。因为迟来,缺少了开荒种田的良机,只能见缝插针。于是,他们带着美好的盼望,心儿向着未来,一边求生存,一边力图融入社群;一边把自己的特长贡献给新加坡,一边努力学习新加坡的先进经验和知识……

我是多么地庆幸我来到了新加坡啊!在这里,我一无所有,就像若干年前的一个刚爬上岸的移民,在屈辱中求得生存,利用勤劳的双手开创一片前程。虽然辛苦,却拥有收获的喜悦。这喜悦得力于挣扎中、孤独中,我站稳了脚跟,理顺头绪,避开喧嚷,尝试写作。我写的一本长篇小说《百合》——中国母亲在新加坡的情缘,这是我的处女作,是我来新加坡以前做梦都想不到、也不敢想的。我父母得知后非常高兴,他们为我鼓掌,夸我成熟了。

当我的书在新加坡首先出版后,有人批评我的眼里只有新加坡,而没有中国。我立刻反驳。我眼中怎能没有中国呢?那是我的祖国!我离开祖国来到新加坡,就像我长大后离开妈妈到外地工作,无论我走多远,我爱妈妈,我爱祖国;可新加坡是我的选择啊,是我居住学习、工作、成熟的地方,无论我到哪里去,我都留恋新加坡!于是,我希望这两个与我生命息息相关的国家能互相取长补短、共同繁荣进步……

现在,我依然是中国人,居住在新加坡,我戏称自己是新“移民”。我有幸加入了读书会、演讲会和三江会馆的青年团,感受着新加坡的接纳与关爱。

最后,我想说:

新加坡应该接纳新移民、尊重新移民,不然就会因营养不良而逐渐失去活力;

新移民应该融入新加坡、热爱新加坡,为新加坡做出贡献后,即便将来离开,也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戴凯,一名携子闯南洋的当代“孟母”,三江会馆会员,著有以陪读妈妈在新加坡生活为内容的<<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