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加坡—我爱新加坡(作者:李秉萱)

Mar 22, 2012 | 新移民天地

李秉萱 2006-7-1

新加坡华社的新移民

新加坡共和国成立于1965年,今年刚好是不惑之年,但是谈起中国南来移民,就必需追溯历史。早在1819年莱佛士登陆新加坡之前,就有华族移民在新加坡种植甘蜜,虽然人数不多,但也有了小规模的社会群体。所以,新加坡华社移民的变迁,从上个世纪到现在,应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波移民--土生华人[刘宏教授定位为1930年以前]

第二波移民--民国华侨[刘宏教授定位为1930年以后]

第三波移民--专业人士[刘宏教授定位为1980年以后]

第一波移民是土生华人,指海峡三州府的峇峇惹娘,主要分布在新加坡、槟榔屿和马六甲。一个世纪以来,他们已经完全融入本土社会,生活语言是马来语与英语并用,生活习俗是华族与马来族混合体,政治思想倾向于英国殖民主义,长期与英国人安好相处,生活轻松愉快,食物是丰富又独特的双文化结合体。但是,始终他们还是认为自己是华裔的一分子。

第二波移民是民国华侨,指二战前后南来的中国南方方言族群,主要是五大方言族群的人士,广东、福建、客家、海南、潮州加上人数不多的三江帮。三江帮原指浙江、江西、江苏三省移民,但是后来三江会馆的章程定为长江、黄河与黒龙江,因此非广东与福建省就属三江。这种不是很科学的规划是新加坡华社移民留下来的历史事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现象会因为全球化的到来而改变,多年前成立的天府同乡会就是一个新气象。

新加坡华社分为地缘、血缘、业缘与神缘的组织形态。在历史长河中,主要代表性的组织应该从最早的同济医院说起,140年来,赠医赠药从不间断。根据资料记载是英国殖民政府提供土地,华社七个大头家集资承办,这是华社自助与互助的重要体现。

中华总商会是华社组织中的最高领导机构,成立于1906年,属于业缘组织。到了百年大庆的今天,已经拥有121家商团会员与4000多家个人或商号会员。 由于商会是外向型组织,加上新加坡独特的地理位置,很自然地负起联系海外华人的使命,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民间软力量。

1991年,中华总商会倡导的世界华商大会成功在新加坡举办了第一届。两年后在香港举办第二届大会,又两年,在泰国举办第三届大会。接下来,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华商大会有了永久秘书处,分别由新加坡、香港和泰国担任,每六年更换一次。从此,华商大会获得顺利发展,1997年在温哥华,1999年在墨尔本,2001年在南京,2003年在吉隆坡,2005年在首尔,2007年将在神户举行。

华商大会的另一项产物是华商网络,到目前为止,华商网络已经有13万多商家上网注册,其中三分之二来自大中华经济圈。

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成立于1986年,至今也已经20年了,目前共组织了192家的血缘宗亲团体与地缘会馆。常年举办多项活动如春到河迎新年、华人节日手册、新加坡会馆史略、华文课外读物理事会、中华语言文化基金等等。

中华总商会与宗乡联合总会两个华社的最大组织于1992年与政府有关机构成立了华社自助理事会,立法通了向新加坡华裔劳动人口,每月自愿征收五角到一元左右的华社自助理事会基金,实施方式与公积金一样,在每月的薪水中扣除。自助理事会同时也积极培养自愿义工社群,在全国开办中小学补习班、学生自愿中心等,把学生们带入互助自助的社会活动中,真正形成了一自助型的群体社会。新加坡还有其他两大族群也设有自助理事会,并经常互相交流,比较与学习大家的优点,共同奋斗创建美好生活。

总结以上三个代表性的新加坡华社团体,第二波的移民大约用了两代人的时间,与本地其他移民建立了守望相助的睦邻关系,成功地融入了本土社群。这一点,是第三波移民是应该仿效的。

第三波移民的特点是高学历、高技能、高目标,南来不再是陷于生活所迫,主要是想到海外闯荡,从而寻求更大发展空间。来到新加坡,通常是一人做先锋,探虚实,有所突破后,家庭成员后续跟上。 第三波移民大多数都不属广东与福建地区,因此,关心第三波移民的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在不属于广东与福建地区的三江会馆身上。

海外发展的心路历程

第三波的新移民是指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南来的移民,当然包括了香港,澳门与台湾等地的移民。基本上第三波新移民的海外发展心路历程,呈现了心理变化的四部曲:一,初来乍到,什么事物都新鲜;二,工作初期,深感压力沉重;三,调整阶段,挣扎在不同理念之间;四,游刃有余,最终溶入新加坡社会。

生活方式与生存状态也有三段变化,第一是求生存找寻立足点;第二是求生活拓展工作外的空间;第三是求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新移民来到了新加坡,关键所在是靠岸,有如船舶在海上漂泊,需要停泊靠岸,然后重新出发。新加坡就是停泊港。只要人在新加坡一天,就要爱惜这个停泊港。既然靠岸就要融入本地社会,对待文化上的差异也要秉持正面、积极、善意的态度,去了解、认识、熟悉后接受它。要踏踏实实地学习、工作、生活,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环境,工作人士尽快了解公司环境,不要把抱怨挂在嘴上。尊重多元文化,尽量参加社会活动,多和外界交往,开阔视野,不自我封闭。寻找自己新的发展空间,开创合适的社会交流平台,建设新中双向桥梁,重新把靠岸的新天地与原住地联合起来,带来新格局、新希望。

社区参与行动委员会

新加坡是多元民族的社会,必须长期促进种族和谐,并确保协助国家维护一个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和文化和谐的社会。在促进华族与少数族群之间的互相了解,加强合作,是占大多人口华社的首要任务。在这次研讨会上提出种族和谐的问题,主要是要让新移民了解新加坡建国道路上的关键所在和不容刻缓的社会需求。

奥萨马曾经希望在马来西亚、印尼两地建立他的理想回教国,而去掉夹在中间的新加坡,因此,新加坡成了世界恐怖主义的行动目标。新加坡政府虽然粉碎了本地的恐怖基地组织,但是,很难确保他们不会卷土重来,所以,确保安全社会的是全民防备,而种族和谐就是第一条件。

在新加坡,种族和谐非常重要。我们要让新加坡的马来人、印度人了解,新加坡的华人是新加坡人而不是中国人。但是,新移民当中还是有人坚持这样的观念,所以我很担心。一次,我参加马来人的专业人士大会,一位马来知识分子对我说他很生气,因为许多人认为他是马来西亚人而不是新加坡人。他问是不是新加坡跟中国靠得太近?也许新移民没有体会到这一点。实际上,我们需要了解其他种族的思维方式,解除心理障碍。我们也要有自信,新加坡人是华、印、巫三大民族组成的,要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多元民族的和谐社会。

<<新加坡信约》上说:“我们是新加坡公民,誓愿不分种族、言语、宗教,团结一致,建设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并为实现国家之幸福,繁荣与进步,共同努力。 ”

我强调新加坡信约是想说明新加坡的建国宗旨,尤其是在目前这种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下愈发显得重要。 中华总商会与宗乡联合总会两个华社的最大组织,再次接受政府的指示, 成立社区参与行动委员会,就是要执行新加坡信约的任务,充分了解其他群体的思维方式,接受并包容不同种族的风俗习惯,摒弃戒备之心,拉近彼此距离。希望不分新老移民,大家可以因了解而熟悉,因熟悉而团结。

三江会馆的历史使命

早在1868年,日本长崎有一间三江公祠,是浙江、江苏与江西三省的人士在日本长崎工作时的栖身之所。死后下葬之地为公墓,公祠加上公墓就成为三江公所,经过数年的变化成为今天的三江会馆。在新加坡,1898年就有公墓,到了1906年才成立三江会馆。1945年的章程规定三江为长江、黄河、黑龙江,意思是说非南方福建、广东地区都属三江。实际上,在三江会馆旗下设有华北同乡会、湖北天门会馆等,在地域上超越了浙江、江苏与江西三省的范围。这种祖宗留下来的规划逻辑,暂时很难改变,只好等待更多的北方移民的到来,并有足够的数量形成地区性会馆。

新加坡华人会馆的使命是守望相助,帮助南来的同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所以,高学历、高技能、高目标的新移民就成了三江会馆争取的对象。他们的加入为三江会馆补充了新血,优化了组织结构,提升了文化素养,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矛盾与其他种种文化差异的误解。因此,三江会馆有任务在新移民发生隔阂与矛盾之前,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帮助新移民融入社会,好好体验新加坡的生活,尽快适应多元化的环境,成为新加坡的一份子。

团结互助,联络感情,热心慈善,共谋福利,是我们目前华社的基本纲领,新移民也不例外。三江会馆了解新移民的处境,以真诚、体谅为沟通原则,开拓多种沟通渠道,不分背景差异,群体效应和个人影响力相辅相成,催助新移民融入社会。新移民站稳脚跟后,重新出发,在新加坡与中国之间建立交流平台,形成双向桥梁,呈现双赢与多边合作的新格局。

最后,送大家一幅对联:远离家乡闯四海,结缘岛国到三江。

[以上是李秉萱先生在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的<<新移民、新天地>>华语研讨会上的演讲稿,2006年7月1日新加坡国家图书馆]